朝阳区积极打造国际金融开放前沿区 外资(合资)金融机构占全市三分之二以上
在推进“两区”建设过程中,朝阳区紧扣“首都国际金融机构主聚集区”“国际保险+再保险中心”“国际创投集聚区”发展定位,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地了一批突破性金融政策、重大项目和制度创新成果。截至目前,朝阳区金融机构总数超1800家,其中外资(合资)近400家,占全市三分之二以上。
金融业是朝阳区的主要支柱产业。近年来,朝阳区持续构建高能级金融生态圈,吸引了众多国际金融机构落地。全国首家另类投资保险资管公司——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国首批金融控股公司——中信金控、全国首家合资转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宏利基金、全国首家新设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等知名国际企业先后落户朝阳,曼福再保险北京分公司成为我区第4家外资再保险公司,继续保持首都外资再保险集聚朝阳的优势地位。此外,宝马(中国)保险经纪和安顾方胜保险经纪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揭牌以来首次批复的保险经纪业务牌照,中意财险成为全市首家、国内第4家中外合资转外资独资的保险机构,标志着朝阳区在保险业对外开放方面取得的新突破。
在推动金融政策创新方面,朝阳区不断提升跨境金融便利化水平,形成了一批制度型创新成果。德意志银行成为自贸试验区挂牌后全市首家获得证券投资基金托管等三项资格的欧盟银行,壳牌集团、中粮财务、中航工业财务等率先开展跨境资金池本外币一体化全国首批试点,橡树资本子公司获批全市首批QDLP试点,璟泉资本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穆巴达拉QFLP试点基金项目成为全市首只中东主权财富基金。
良好的金融生态是招商引资持续推进的重要保障。“两区”建设以来,朝阳区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生态,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与国际化水平。朝阳区设立了全市首家自贸试验区专营证券和保险机构,自贸专营机构数量保持全市第一。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成功实现全市首笔外资企业数字人民币大额缴税,落地汽车金融行业数字人民币车贷还款试点,完成超万笔交易。资本市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依托境内外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优势,全区上市企业达146家(其中91家为境外上市)。为推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朝阳区还持续推动重点消费场景境外支付能力升级改造,实现全区5000余家市级重点商户安装外卡POS机,数量全市第一。
此外,朝阳区多项创新举措形成案例示范,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实践成果。“数字增信文旅产融模式创新”“知识产权售后回租”等入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最佳实践案例,预付费资金监管、知识产权融资等模式获北京市“两区”建设改革创新实践案例认可。
朝阳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朝阳区将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五子”联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首善标准、做优“朝阳服务”,以“两区”建设为契机,持续优化金融发展路径,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创新,落实“金融+”融合赋能,全力打造金融开放和产业发展新高地。